天合光能:2025年4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5-06 15:31:5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4-004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类别 □现场参观
□其他
天弘基金、中加基金、长城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圆信永丰基金、工银瑞
信基金、上银基金、东兴基金、平安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泉果基金、博
时基金、永赢基金、易方达基金、国金基金、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南
方基金、太保资管、中国人保资管、中国平安、恒安人寿、中再资管、人
寿保险、财通证券资管、德邦证券资管、东方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
正圆私募基金、北京柏治资本、北京诚旸投资、至璞资管、尚诚资管、北
京枫瑞基金、平安资本、光合未来私募基金、深圳睿德信、合道资管、上
海长见投资、润卿基金、上海景富投资、摩根大通、野村国际、美银证券、
参与单位 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花旗环球金融、交银证券、IGWT 投资、宁远资
本、美银证券、安信国际证券、花旗环球金融、博裕资本、兴银理财、汇
华理财、Point72、申万宏源证券、华福证券、长城证券、东方证券、东
北证券、西部证券、国泰君安证券、首创证券、华创证券、东方财富证券、
东吴证券、财通证券、东海证券、国信证券、华西证券、浙商证券、中泰
证券、中航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中国国际金融、长江证券、兴业
证券、光大证券、高盛中国证券、中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中国银河证
券、瑞银证券、招商证券、华金证券、天风证券、国金证券、民生证券、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太平洋证券、国联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
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
联席董事长:高海纯
公司接待人员姓 董事:朱文瑾
名及职务 财务负责人:吴森
研发负责人:陈奕峰
董事会秘书:吴群
时间 2025 年 4 月 30 日
地点 电话会议
一、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介绍
2024 年,全球光伏市场在制造端、应用端保持增长,中国光伏产业
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光伏累计并网容量达 8.86
亿千瓦,巩固国内第二大电源领先优势,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
对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而与此同时,24 年
光伏行业也面临“内卷外堵”的挑战,组件价格快速下降,24 年组件月
度出口金额均低于 2023 年同期,叠加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
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企业在 2024 年普遍出现亏损。
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架构,形
成光伏产品、储能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及数字能源服务四维业务矩阵,旨
在深化解决方案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新业务增长点,从光伏产
品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光伏及储能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高
质量科技创新和生态协同发展。具体到各业务条线:
光伏产品业务 2024 年公司实现组件出货超 70GW,2025 年一季度出
货超 15GW,一季度利润环比减亏,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同时公司拟定
了 25 年整体销售策略,即,在各主要市场都保持头部位置,但不刻意追
求市占率绝对领先,在量和盈亏之间做好平衡,并在利润相对好的市场,
如欧洲、澳洲等区域保持更大的市占率,计划全年实现 70-75GW 的出货
目标。
储能业务方面,2024 年实现出货量 4.3GWh。24 年 4 季度出货量近
投资者关系活动 1.8GWh,4 季度海外出货占比持续提升(主要是欧洲区),持续减亏。同
时,公司规划了 2025 年出货量和营收依旧要保持 100%以上增长(即全年
主要内容介绍 8-10GWh 的出货目标),尤其在海外市场将聚焦大客户与光储融合客户,
目前签单量已超 5GWh,相比 24 年海外出货量将形成数倍增长。
关于公司重点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数字能源服务业务,24 年支架、
分布式系统、集中式电站、新能源运维及发电业务均实现了正的利润增
长。2025 年我们也制定了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与数字能源服务实现业务同
比增幅不低于 20%的目标,以及未来系统解决方案、数字能源服务的营收
和盈利占到公司营收的 50%以上的目标。
同时,公司也在技术研发方面积极布局,今年 3 月,公司研发的钙钛
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产品峰值功率达 808W,成为全球首块功率突破
800W 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产品,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钙钛
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今年 4 月,公司钙钛矿晶体硅
叠层技术再破纪录,自主研发的 210mm 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
阳电池,经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 31.1%,不仅创造了大面
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而且首次在 210mm 工业级电池尺寸
上实现超过 31%的电池效率。公司还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
后续将发挥自身在全球的品牌渠道优势、产业内的制造管理优势和行业
领军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优势,与牛津光伏的前沿技术相结合,真正实现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二、交流问答环节
1、大家比较关心美国关税的问题,以及美国的产能布局、印尼的产能是
否会受到影响?
美国市场今年受美国政府关税影响,存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目前看
双反税率普遍较高,对等关税也带来不确定性。一方面,我们会更紧密的
追踪美国政策变化,灵活调整出货量。
另一方面,公司在印尼的 TOPCon 电池组件工厂(目前年产能 1GW)
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的影响,在近期新增“对等税率”中印尼的税
率目前看也相对较低,所以尽管美国市场面临不确定性,但公司的印尼工
厂具备确定性的相对竞争优势。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好我们在美国的本地
制造合作伙伴的资源,力争利润结果最大化。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具备更强前瞻战略研判和全球化经营能力的企
业能够相对更好应对。
2、行业仍处于压力比较大的状态,当前公司的长期负债结构、资本开支
计划如何?
公司订单以现金流为本来应对行业压力,24 年的经营性现金流 80 亿
元仍保持较好水平。25 年一季度现金流也同比有较大的改善。长期负债
当前在有息负债占比处于较好的结构状态,25 年也没有规模性的资本开
支计划,会保持较好的现金流水平。
3、在资本开支控制的情况下,新技术的布局如何?
我们目前认为技术格局呈现一主两辅的局面,TOPCon 为主,BC 和 HJT
技术为辅。天合 TOPCon 2.0 将在 25 年 6 月投产,同时 TOPCon 3.0 已经
具备技术能力,后续将在市场需求合适的情况下投产。TBC 已经有较好的
效率,HJT 也已经具备产业化的能力。各种晶体硅电池的效率差距在 0.5%
以内,要形成技术迭代必须要在 2%以上,所以我们判断是一主两辅的局
面。
我们认为晶体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是未来的主流,并进行了较多
的布局。公司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
经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 31.1%;自主研发的钙钛矿/晶体
硅两端叠层组件产品峰值功率达 808W,在此基础上做了整体生态的布局。
今年我们将建设中试线。公司还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后续
将发挥自身在全球的品牌渠道优势、产业内的制造管理优势和行业领军
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优势,与牛津光伏的前沿技术相结合,真正实现科技
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4、对光伏全球市场需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