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4月25日)
公告时间:2025-04-29 15:32:32
证券代码:600089 证券简称: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投资者关系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时间 2025 年 4 月 25 日
地点 电话交流
参与单位名称及 大成基金、国信证券、华泰证券等 68 家机构 82 人。
人员姓名
1、董事长:张新
上市公司接待人 2、董事、总经理:黄汉杰
员姓名 3、总会计师:白云罡
4、董事会秘书:焦海华
5、高级顾问:郭俊香
1、请介绍一下公司 2024 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答:“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能源体系,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大规模风
光新能源基地等项目相继获批,输变电行业需求显著增长。2024
年度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 1.1 万亿,电网工程完
成投资 6,083 亿元,仍处于高位。光伏、风力发电方面,包括风
电、光伏及生物质在内的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50GW,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多晶硅方面:2024 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
交流内容 184.5 万吨,同比增长 25.43%。受多晶硅行业供需失衡和行业内
卷影响,多晶硅市场价格自 2024 年 4 月起已跌破多晶硅企业的
成本且持续低位运行,多晶硅行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尽管新能
源行业长期向好,仍需应对短期结构性矛盾。能源产业方面:基
于我国资源禀赋条件,煤炭、煤电仍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2024 年煤炭行业持续巩固能源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供给
保障韧性,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材料
产业:2024 年,在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呈现
增长态势。
2024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坚持稳健经营。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7.82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35 亿元,公司实现平稳发展。输变电产业方面:2024 年,公司输变电产业实现收入 429.87 亿元,其中电气设备产品实现收入 223.64 亿元;电线电缆产品实现收入 156.92 亿元;输变电成套工程实现收入 49.31 亿元。新能源产业方面:2024 年,公司新能源产业及工程实现收入 185.31 亿元,其中多晶硅生产实现收入 77.50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0.29%;多晶硅产品销售均价大幅下降。2024 年实现多晶硅产量 19.88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3.92%;销量为 19.92 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1.82%。2024 年,公司完成并确认收入的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
项目装机约 3GW,电站 ECC 业务实现收入 77.28 亿元。能源产业
方面:2024 年,公司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2.6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67%,煤炭产品销量提升,销售均价下降。电费业务方面:2024 年,公司发电业务(火电及新能源电站 BT+BOO)实现收入 56.0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99%,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新能源 BOO 电站、火电装机规模增加,发电量增加。黄金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黄金营业收入 11.94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金精粉产品销量增加且黄金产品销售均价上涨。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57 亿元,实现净
利润 16.58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00 亿元,公司实现平稳发展。
2、公司对今年特高压招标的预期以及对未来持续性判断?
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布的 2025 年投资规划非常清晰,
2025 年电网投资将深度响应电力需求增长与能源结构转型需求,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向智能化、清洁化方向加速迈进。根据国家电网规划,今年电网投资将完成 6,500 亿元;南方电网将完成
1,750 亿;除了两大电网公司,内蒙古电网预计四、五百亿规模,电网投资总体规模较大。投资重点主要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 四交五直”特高压和“ 四交五直”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年内核准;高标准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县域联系薄弱电网补强、高层小区双电源改造等工程建设。整体看,2025 年是电网补强建设的关键之年。预计至2030 年,电网领域投资将持续高位。随着北方、华北、西北地区大基地新能源项目以及西藏水电的大规模开发,这些区域的电力无法实现本地完全消纳,需通过 “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跨区域输电模式,将电力输送至南方及东南沿海等负荷中心省份。在此背景下,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特高压电网建设将进入高强度投资阶段。据了解,2025 年特高压项目招标计划已明确,年内将启动两条交流和五条直流线路的招标工作;后续每年预计将保持新开工 4-5 条直流线路的建设规模,这种投资强度与建设节奏具备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随着分布式新能源(涵盖户用光伏、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各类充电设施的广泛应用,电网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就近消纳与灵活调配能力,城市配电网补强、智能电网升级及农村电网改造各类长周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中长期内电网需求增长动能强劲。
3、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硅料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今年开工率的展望?
答:多晶硅行业在 2021-2023 年经历高速发展期,公司作为
拥有存量产能的企业也充分受益于行业红利。然而,随着产能爆发式增长至过剩状态,多晶硅价格从 2024 年持续走低,目前已跌破成本,导致全行业企业普遍亏损。为应对市场挑战,行业内企业普遍采取减产措施,加速产能出清进程。在此背景下,唯有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卓越成本管控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及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特能源目前拥有三大多晶硅生产基地,基于市场供需状况、生产线实际运营及成本测算,公司动态调整生产策略,当前仅部分基地在生产,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20%左右,通过精准控制产出规模有效降低亏损。同时,公司开展设备检修、技术改造与升级工作,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优化能耗指标,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严格把控库存水平,当前存货周转周期控制在 1 个月以内,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避免库存积压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多晶硅期货于 2023 年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新特能源三大生产基地均被纳入首批交割仓库,并完成交割品种注册。这一创新交易机制为公司开辟了多元化销售渠道,有助于提升库存周转效率。此外,公司仍与核心客户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前期与客户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及预付款机制增强客户黏性,确保销售渠道稳定畅通。
总体看,公司将围绕两大核心策略应对行业挑战:一是全面推进提质降本增效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提升多晶硅业务综合竞争力;二是密切跟踪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满产满销,最大限度减少经营亏损。公司已做好长期应对行业低谷的准备,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与外部合作,力争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保持稳健发展,为后续市场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4、如何考量公司未来的经营战略?各业务板块的资源投入如何配置?
答: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的绿色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对围绕“沙戈荒”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是重大的战略机遇。新疆独特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拥有着丰富的风光资源,预测资源总量超 65 亿千瓦。基于西部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照、风能资源,国家将在新疆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同时大规模建设电源、提升疆电外送的能力。根据规划,疆电外送的第三条通道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预计
2025 年末建成,若羌-成都特高压工程正在推动核准,疆电入湘、疆电入桂、疆电入粤工作正在规划中。新疆“沙戈荒”新能源资源情况,具备建设至少三个新能源大基地的能力,每个基地都具备建设超 1 亿千瓦新能源装机(按照一条特高压外送 400-500 亿度电力计算,相当于一个基地需建设 10 条外送特高压大通道),三个大基地累计 3 亿千瓦装机,发电量 1.2-1.5 亿千瓦,相当于去年中国用电总量的 10%-15%。预计到 2050 年,国内用电需求总量将达 20 万亿度,较 2024 年国内用电总量实现翻倍,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以电驱动数字经济的第三产业绿色能源消费等,能源和新能源仍有巨大投资,带来长周期可持续发展机遇。
国内的主要用电需求在中东部地区,但土地、风光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逐步成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完善及迭代,意味着可以更高比例的消纳新能源,西电东送的成本进一步大幅下降;西部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地区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及竞争力,西部地区持续为东中部地区提供低廉的绿色能源经济优势突显,为全国能源保供成为现实。把新疆及西部绿色能源转换成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长远战略发展机遇和发展优势。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平台化发展为引领,一是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引领助力和保障中国的“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打造输变电的产业链建设,2024 年完成合容电气收购,补全电容器、空心电抗器等产品链,已完成了中低压开关到高压开关全产业链产品,推动了 GIL 创新能力建设,在二次控制设备领域快速发展,成为保障消费侧、电源电网侧、海上汇集站、城市地下大电网等的保障供给者和创新引领者。目前公司已实现输变电全产业链集成发展,后续将全面推动输变电领域数字化智造,推动公司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低碳零碳园区转变,打造全
球产业竞争力。
公司持续打造国家电力甲级设计院建设,提升从方案的规划、设计、集成、交付、运维一体化的能源智能保障服务能力,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双轮驱动;同时将中国的成熟技术、产品与服务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4 年,我们中标了沙特首个直流电网的换流产品、中标了巴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产品,后期在中亚、东南亚、非洲、中东和南美区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会还更多的国际能源合作项目,实现快速发展。2025 年预计输变电收入保持较好增长。
二是公司加大了光伏、风能资源开发建设及运营规模,提升新能源核心装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逆变器在国企、央企中标率和中标容量位居前列,低频柔直换流阀海上风电商业化应用实现新突破;多晶硅行业面临着国内低端或低质产能过剩,我们将利用新疆、内蒙的低成本电力、绿色能源优势,构建我们多晶硅绿色发展、低成本优势,同时增强研发投入,优化技术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既要高品质,又要低成本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行业寒冬时期要强健公司体魄,通过创新、提质、降本,做强优势、赢在未来。
三是新材料产业方面:由于国内铝土矿资源短缺,我国氧化铝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2025 年,公司投资建设防城港 240万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