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光大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5 18:47:00

股票代码:601818 股票简称:光大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24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重要提示
(一)本行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本行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会议应出席董事 16 名,实际出席董事 16 名。
(三)本行董事长吴利军,行长郝成,副行长、首席财务官刘彦及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卢健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本报告中的财务报告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
(五)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六)本报告中“本行”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二、基本情况
(一)本行简介
股票简称 A 股:光大银行 股票代码 A 股:601818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证券上市交易所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联系人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旭阳 曾闻学
投资者专线 86-10-63636388
客服及投诉电话 95595
传真 86-10-63639066
电子信箱 IR@cebbank.com
本行成立于 1992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 2010 年 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3 年 12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二)本行战略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拓展重点业务领域,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特色化经营优势,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实施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 FTP减点优惠、重点项目资本收费优惠等专项支持措施,推动全行科技、绿色、普惠、中长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实现较快增长。科技金融方面,搭建“1+16+100”科技金融专业化专营化组织体系,通过强服务、强产品、强生态、强行研、强数智的“五强”特色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报告期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 4,157.7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62.44 亿元,增长 9.55%。绿色金融方面,持续推进体系建设、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完善“传统信贷+创新产品”绿色金融产品谱系,覆盖可持续表现挂钩类、环境权益类、未来收益权类等创新产品及服务。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新口径)4,608.8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78.54亿元,增长 11.59%。普惠金融方面,聚焦小微经营主体,持续推进
普惠金融线上化,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 4,486.88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45 亿元,增长 3.04%。养老金融方面,打造“和光颐享”品牌,逐步形成“金融+医养康旅”综合服务与“银保养”协同服务两大特色,创建首批 64 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持续发力养老保障三支柱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报告期末,累计提供 760 余支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 239.76 万人次。数字金融方面,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委员会统筹管理机制,加快推动重点业务全流程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生态化,重点发力支付缴费类场景与融资类场景建设。通过植根实体经济,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综合经营效益。资产方面,优化资产配置结构,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赛道,细化营销范式,提升特色化、专业化竞争优势。负债方面,坚持量价平衡策略,推动“现金管理、受托支付、链式拓客、资格专户”四大新动能建设,强化存款分类管理和成本管控;加强公私联动,优化协同工作机制,升级客户服务体系,推进代发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量价经营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主投资主结算活动,促进流量资金沉淀和增量结构优化。
三是夯实客户基础,持续深化客群经营。公司客群经营方面,细化“分群分层分级”经营体系,针对战略客群、潜力客群、基础客群,匹配差异化经营策略,提升客户服务深度。零售客群经营方面,深化公私联动批量拓客与业务协同经营,增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服务能力,加强数字化赋能和理财经理队伍专业化建设,迭代升级“阳光+”客户会员权益体系,提升客户综合经营质效。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育经营特色。打造“阳光科创”科技金融业务,搭建科技金融专业化专营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增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阳光财富”业务,
推出“阳光金自选计划”理财产品,实现现金产品“24 小时不打烊”购买,发行养老、普惠、绿色科创等主题理财产品,理财管理规模1.70 万亿元;着力建设数字化金融场景平台,打造“薪悦通”“物流通”“安居通”等特色产品,持续保持“云缴费”行业领先优势;推进“阳光投行”业务,践行“商投私一体化”策略,提升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一季度债券承销 1,092.73 亿元,发放并购贷款 81.81 亿元;构建“阳光交银”生态化综合金融服务,整合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提高国际结算客群贡献度,满足企业资金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及经营场景结算需求,供应链客户 17,552 户;大力发展“阳光金市”业务,坚持“稳配置、活交易、增代客、强风控”发展主线,做优做强投资基本盘,激发市场交易活力。通过着力发展特色业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5.43 万亿元,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3.05 万亿元,同业金融交易额(GMV)9,136.93亿元。
五是坚守合规底线,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控。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健全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授信行业研究,积极赋能业务发展。持续强化集中度管理,常态化开展大额授信客户穿透式风险监测,推进预警强制应对机制,坚决遏制新增不良。强化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和信用卡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推进特资经营转型,构建特资生态圈,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六是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强化数字化手段对经营发展的驱动作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渠道,促进获客、活客、留客和客户价值提升。坚持深耕“生态建设”和“流量连接”,拓展服务场景。坚持数字技术赋能场景生态,建立“价值分层、模式分类、总分协同”数字化场景工作机制,提升场景流量客户转化效能。积极开展关键业务领域大模型技术应用研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效能。
三、主要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25 年 1-3 月 2024 年 1-3 月 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33,086 34,487 (4.06)
净利润 12,530 12,495 0.28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12,464 12,426 0.31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 12,634 12,445 1.52
基本每股收益 1(人民币元) 0.19 0.18 5.56
稀释每股收益 2(人民币元) 0.19 0.18 5.5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 9.11 9.45 -0.34 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080 (158,530) 不适用
项目 2025 年 3 月 31 日 2024年 12 月31 日 比上年末增减
总资产 7,228,859 6,959,021 3.88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 586,401 587,700 (0.22)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 8.15 8.17 (0.24)
净资产 4(人民币元)
注:1.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本期宣告发放的优先股股息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本年宣告发放优先股股息 15.16 亿元(税前)。
2.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影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化为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以年化形式列示。
4.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资产-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部分)/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
上述数据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9
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 年修订)》规定计算。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25 年 1-3 月 2024 年 1-3 月 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3) (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光大银行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