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2025年8月27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8-29 08:42:11
证券代码:002475 证券简称:立讯精密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5-006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þ其他: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
称及人员姓 请参看附件
名
时间 2025 年 8 月 27 日-8 月 28 日
地点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北环路 313 号
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女士;集团首席运营官李斌先生;数据中心
上市公司接 业务负责人熊藤芳先生、汽车业务负责人李晶女士;财务总监吴天待人员姓名 送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陈会永先生;董事会秘书肖云兮女士;证
券事务代表陈蔚航先生。
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女士针对公司 2025 年上半年
整体经营情况进行说明
从整体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上
半年营业收入 1,245.03 亿元,同比增长 20.18%;归母净利润 66.44
亿元,同比增长 23.13%。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多业务板
块的协同发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对于我们这类 B2B 公司
投资者关系 而言,这需要提前 3-5 年的规划布局方能实现。
活动主要内 分业务板块来看,消费电子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实
容介绍 现营收 977.99 亿元,同比增长 14.32%,上半年仍是营收的主要贡
献力量。面对消费电子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以“场景生态、AI 赋
能、全球协同”为战略,通过“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不
断拓展成长空间。我们在 OEM 和 ODM 领域实现了全链条突破:纵
向延伸 ODM 产品线,完成了“零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横向
积极推进客户业务拓展,构建起全场景的产品体系,进一步巩固了
我们在消费电子市场的领先地位。
通讯业务方面,多领域共同发力,全方位提升了我们在通讯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上半年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收 110.98 亿元,同比增长 48.65%。其中,我们的电连接产品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224G 高速线缆产品已实现量产,448G 产品也已与多家主流客户展开预研工作;光连接领域成果亦显著,800G 硅光模块实现量产,1.6T 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对后续 5 纳米产品也已展开布局,在 LRO/LPO 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早期的探索;热管理业务预计在 2025 年将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翻倍增长;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进入量产阶段,具备了一次、二次、三次电源供应能力。
汽车业务无疑是公司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上半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实现营收 86.58 亿元,同比增长 82.07%。在汽车线束领域,我们在高压、高速线束方面持续发力,2024 年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并在 2025 年陆续实现量产;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产品稳定供货,低压、高速产品在主流车厂项目中也取得突破;智能驾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领域,除了 EMS 模式项目,自主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了头部客户定点,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2024 年新布局的智能底盘产品线,预计在 2025年实现营收的 0 到 1 突破;动力系统已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并在2025 年启动 JDM 合作模式。
汽车业务和通讯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强劲的增长势头,正为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奠定坚实基础,是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能。
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和产业链重构挑战,我们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全球化布局优势,持续展现强劲发展韧性。我们在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这些基地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更灵活地配合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同时,我们将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的效能,加速多元化业务的战略拓展,成为全球多领域的品牌客户最优的合作伙伴。立讯精密将始终秉持创新、高效、共赢的理念,不断前行,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二、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陈会永先生针对 2025 年上半年主要
财务指标进行说明
2025 年半年度公司实现收入为 1,245.0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 20.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6.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3.13%;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 55.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2.90%。
2025 年半年度毛利率为 11.61%,相较于上年同期降低 0.1 个
百分点。主要系汇率波动影响,以及为规避关税风险调整产能布局所导致的投入增加及产能爬坡损失。但公司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生产效率、技术创新、AI 应用等智能制造手段,以及严格的费用管控,部分抵消了外部压力。
2025 年半年度销管研等运营费用率为 6.68%,较上年同期减少0.3 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公司内部不断创新并通过 AI 应用及流程优化来提升运营效率。
2025 年半年度净利润率为 5.86%,较上年同期提升了 0.3 个百
分点。
2025 年半年度 ROE 为 9.1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上升
0.02 个百分点)。
2025 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 16.58 亿元,较去年同
期降低 40.58 亿,主要系业务正常的季节性波动,2025 年一季度淡
季支付 2024 年 Q4 旺季到期货款导致经营现金流为-67 亿,第二季
度经营现金流已回复正常为+50.3 亿元,2025 年半年度公司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46.5 天,目前销售及客户回款一切正常。
2025 年半年度资本支出 95.2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36.78 亿
元,主要是海外扩建厂房基建(以越南、墨西哥为主)及新产品线体投资,公司一直在持续严格控制。
2025 年半年度公司负债率为 62.87%,较 2024 年末增加 0.71
个百分点,一方面是业绩同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同步增加;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企业扩张,储备更多运营资金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现金水位。
2025 年半年度期末存货 341.37 亿元,较期初增加 24.34 亿元,
同比增加 7.68%,低于营收增幅,存货周转天数 54.59 天,较上年同期下降 6.22 天,得益于我们持续进化的数智化平台对管理的不断赋能,整体库存状况良好。
2025 年半年度利息收入较去年减少 0.32 亿元,主要系公司在
兼顾流动性及更高收益的前提下,部分资金从银行活期存款转向大额存单等低风险理财产品所致。利息费用 8.5 亿元,同比增加 1.02
亿元,主要原因是有息负债增加,用以应对企业扩张和储备更多运营资金,保障企业安全现金水位。公司进行了计划性的短期融资,随着利润的不断增加,负债率也将不断下降,有息贷款金额也会相应减少。
2025 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收益 10.45 亿,同比增加 6.08 亿,主
要系财政补贴、理财投资及外汇避险等收益,其中部分影响系备用资金在未实际使用前,为兼具企业需要流动性同时尽可能获得较高的资金收益,通过做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等低风险理财产品,以获得相较于活期存款较高的投资收益以冲抵利息费用。
三、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请问公司数据中心业务高速增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各个业务线的具体进展是什么?
答:近年来,在大模型领域持续高强度投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 AIAgent 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对大模型算力的需求。基于此判断,我们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高强度的投入趋势。公司凭借在高速铜连接领域的深厚积累,目前已从原来的跟随者成长为被客户认可的技术引领者,并成功进入全球各大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建立了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同时,我们在电源、散热和光连接产品方面持续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打造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实现在客户侧的持续突破,推动各产品线有节奏、持续地发力。我们还加大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保障产品量产后的高质量交付能力。通过不断增强研发实力、制造能力和数字化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公司正系统构建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客户进展方面,我们已进入所有 CSP 客户、芯片客户以及设备商客户。然而,每个产品线在不同客户的深度上存在差异,这也为我们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2、请问莱尼并入公司后,公司管理层对其未来的盈利水平会有怎样的展望?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汽车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我们接触莱尼已有一段时间,通过深入了解,发现莱尼是一家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的公司。基于这些考察,我们确定了在符合立讯汽车迅速发展的总体策略基础上,由现有莱尼团队继续进行管理的方案。我们与莱尼高层共同优化了公司治理架构,提高了组
织运行效率和管理透明度,推动公司向目标管理模式发展,并加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在整合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团队日益自信,各项管理指标持续向好,客户也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这些改变让组织焕发出了极大的活力,也为未来赋能全球客户做好了准备。从商业角度来看,莱尼的经营风险非常小。莱尼在多个国家设立工厂,从而最大限度地抵消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莱尼团队非常有潜力提高整体盈利水平,预计可以提前完成我们设定的经营指标。
对于公司的汽车业务,我们已布局多年,产品矩阵非常丰富,目前已进入收获期。无论是高低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还是闪充充电枪,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们认为在支持中国企业出海方面,莱尼团队将发挥重要的衔接作用。部分产品可由立讯在中国制造并出口海外,与莱尼形成相互赋能。目前,从客户端的反馈来看,我们的线束在全球都极具竞争力,对此我们非常有自信。莱尼并入立讯后,我们在全球客户中获得了显著的地位。因此,我们目前在国内布局的各类控制器(包括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以及涵盖动力总成和智能底盘等在内的各种零部件产品,在海外也已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3、请问公司对于 AI 端侧业务的展望如何?
答:基于立讯在全球化的布局、垂直整合的能力、强大的交付能力以及品质保障优势,我们将根据现有团队资源去匹配全球市场需求,为海内外品牌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当前,声学和光学是市场相对重视的能力领域。鉴于公司资源有限,我们将策略性地把更多优质资源投向我们认为未来具有潜力的 AI 端侧品牌与产品。目前而言,AI 领域头部品牌均已是我们的客户,同时对于一些我们认为未来具有潜力的 A1 端侧品牌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