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高速:河南省“一轴一廊”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通道及网络实施方案(中原高速总体分册)
公告时间:2025-08-08 21:53:31
河南省“一轴一廊”交通基础设施
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通道及网络
实 施 方 案
(中原高速总体分册)
二〇二五年四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1
1.1 项目建设单位......1
1.2 项目背景......1
1.3 编制依据......9
1.4 前期工作情况......13
1.5 通道布局......13
1.6 主要建设任务......15
1.7 建设范围......25
2. 现状与问题......29
2.1 高速公路示范通道现状与问题......29
2.2 拟改造收费站现状与问题...... 31
2.3 拟改造服务区现状与问题...... 31
3. 需求分析......34
3.1 用户需求......34
3.2 功能需求......39
4. 总体建设方案......43
4.1 总体建设目标......43
4.2 总体架构......45
4.3 建设内容......45
4.4 预期成效......56
4.5 工程边界......60
4.6 建设周期......64
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65
6. 经济和社会效益......67
6.1 社会效益......67
6.2 经济效益......68
1.项目概述
1.1 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由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集团)统筹组织。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6 月 28 日挂牌成立,
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出资人,整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管辖的国有经营性资产以及持有的股权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履行政府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产业等投融资职责,负责相关项目的资金筹措、投资和建设以及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为推动河南省国资战略性布局、国企专业化重组,通过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整体注入的方式,重组为新的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按照省管商业二类重要骨干企业管理,
2022 年 3 月 13 日新组建的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正式揭牌成立。主
要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是,作为省内重大交通项目投融资主体,聚焦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运输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资源集中、优势突出的综合交通投融资龙头企业,把我省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1.2 项目背景
1.2.1 政策背景
1)行业政策
近年来,交通部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发展,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发展智慧高速等技术应用,先后下发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行业信息化建设。2018 年 2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提出六大试点主题方向,具体指导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 9 省市开展试点工程建设;2019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九大工作任务,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是其中重要一环;2020 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0〕75 号),将智慧公路建设列为首项工作任务。2023 年 9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提出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赋能公路交通,提升感知、分析、决策支持能力,实现人、车、路、环境深度融合以及全业务流程数字化。
2)省内政策
河南省高度重视智慧高速建设工作,先后发布了《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河南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政策文件,实施了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
和智慧高速试点工程(机西高速公路)、安阳至罗山智慧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智慧高速公路等试点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问题,编制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作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纲领性指导文件。
1.2.2 代表性工程
1)杭绍甬智慧高速建设工程(浙江省)
杭绍甬智慧高速建设工程以打造一条涵盖“客货运输网”“传感通信控制网”“绿色能源网”三网合一的新型智慧高速公路为目标,以构建高精定位系统、车路协同通信系统、5G 通信网络系统、新能源及无线充电系统、自动驾驶路侧系统、自由流收费系统、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自动驾驶及货车编队系统等十个方面建设为特色,打造成一条“智能、快速、绿色、安全”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 4 种应用场景包括伴随式信息化走廊、车道级主动管控、自动派单救援、恶劣环境智能诱导预警。
2020 年 4 月,浙江省发改委对杭州至宁波国家高速公路(杭
绍甬智慧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前公示,意味着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绍段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计划于 2022 年杭州亚运会之前通车。
2)延崇高速公路智慧高速试点应用(北京市)
延崇高速公路连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是 2022 年冬奥会
延庆赛场与张家口崇礼赛场的直达高速通道,线路特征山高、桥多、隧道多。延崇高速公路以兼顾奥运和日常管理与服务需求为
原则,以打造为一条“安全、高效、绿色”的奥运通道为目标,以打造全要素基础设施数字化,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建设绿色智慧服务区为特色。2020 年 4 月,延崇高速智慧公路设计各项审批工作已完成。
延崇高速智慧公路是国内第一条北斗卫星信号全覆盖和综合应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北斗卫星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北斗的应急救援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全线、全方位、全息、全域交通状况感知系统,实现了对沿线包括隧道内车辆的全程定位、跟踪、事件分析、视频自动跟踪功能,对道路交通状况虚实结合的动态监控和交通状况再现。沿线服务区全部实现 5G 网络信号全覆盖,在特殊路段采用了防冰雪路面、低噪音橡胶路面技术,在特长隧道内采用智能通风照明、疲劳驾驶灯光唤醒技术。
3)京雄高速智能化示范工程(河北省)
京雄高速连接北京城区和雄安新区,重点围绕“准全天候快速通行、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方向推进智慧公路示范应用,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交通体系为目标,以设置智慧驾驶专用车道,支持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为特色,同时进行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慧收费方面的研究应用,实现交通零死亡、全天候通行、自由流收费等愿景。项目于 2018 年 7 月正式发布招标文件,2019 年 8 月,京雄高速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珲乌高速全线试点工程(吉林省)
珲乌高速吉林省全线试点工程致力于打造“一条智慧路、一条节能路、一张健康监测网和一个一体化平台”,以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指挥调度、运营安全、车路协同、出行服务等智能化水平为目的,以开展不停车移动支付、动态充电、低温条件下精准气象感知预测及养护、车路协同安全辅助服务为特色,重点开展基础设施数字化、寒冷地区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和“互联网+”路网综合管理五大建设任务,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和运输效率及服务水平。2020年 7 月,《吉林省高速公路智能化示范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组审查,进入施工招标工作,项目预计在 2020 年完成建设。
5)昌九高速扩建工程(江西省)
江西省依托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进行智慧高速建设,以建设一张融合高速公路骨干环网通信、北斗卫星定位、车路交互的智慧公路车路感知交互网为特色,实现车道级运营控制和车辆级协同控制。
6)机西智慧高速试点(河南省)
河南省机西智慧高速以建设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服务为重点研究目标,以打造“231”智慧高速公路模式为特色,即两套数字化体系:基于高精度三维实景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感知体系,“地一空一天”立体化、多维度的交通运行数字化感知体系;三个应用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主动防控系统、智慧服务区系统;一
个中心:实现交通数据的深度计算、分析和应用等功能;打造“看得清、少拥堵、更安全”的高速公路综合智慧管理新模式。项目
于 2019 年 11 月开始招标,12 月底开工建设,2020 年 9 月基础设
施建设已基本完工,开始进行设备调试与试运行。
7)广乐高速试点应用(广东省)
广乐高速以构建路运一体化体系为目标,以构建“省中心-路段级”组成的两级智慧公路路运一体化营运体系和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实现行驶轨迹收费的高速公路收费应用为特色。2020 年 4 月,乐广高速利用“智慧眼”——BDS-50 雷达+视频全天候智能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将桥梁安全管理事后处置变为事前预控,有效降低了船撞桥事故发生的风险。
8)福建省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工程项目
福建正在积极打造“智慧交通”,促进大数据、5G 网络、移
动互联、智能制造等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开展了交通数据资源汇聚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一数一源、一源多用”为特征的“一总四分”省级两层数据资源联动体系。以建设基于大数据路网综合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工程项目为目标,实现高速路网管理决策、执行控制、公众服务的智慧化为特色,构建两大中心(综合路网指挥信息中心和综合路网大数据中心)、四个智慧应用(路网运行监测、综合路网应急处置、综合路网公众服务,综合路网态势可视化应用)、一条示范路。2020年 4 月,“福建高速公路综合路网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9)北京大兴新机场高速公路(北京市)
2019 年 7 月 1 日,北京大兴新机场高速、大兴机场北线高速
正式通车运营,并通过智慧高速新收费系统、仿真推演与电子沙盘打造智慧管理体系等手段打造成京津冀首条“6+1”智慧高速公路。(1 指大数据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智慧高速”体系的核心;6 指传统“三大机电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新增的管控系统、服务系统、车路协同系统)。
北京大兴新机场高速全程采用智能网联面板显示主动发光交通标志实时显示目的地到达时间,标志和路灯可以根据环境进行亮度调节,设置雾天引导有效提升夜间及恶劣天气视认距离,全线 23 公里桥梁面层采用融冰雪材料,有效改善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常规融雪剂材料使用对环境和桥梁结构的破坏。
10)沪杭甬高速公路(浙江省)
沪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重点关注保障道路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 2019 年开始,浙江沪杭甬正式启动智慧高速建设,并着重在试验路段(柯桥—绍兴)进行试点。2019 年底,沪杭甬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浙江省内首个高速公路云平台。
沪杭甬高速公路通过雷达、视频采集等方式实现环境实时感知,并将感知的数据发送到后台大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秒级反馈至监控后台,实现主动管控,大幅提升事件处置效率;全线
提供公里级气象推送服务,通过各种发光标志提升设施醒目程度,提高夜间视距和行驶车速,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改善道路安全。
11)石渝高速公路(重庆市)
石渝(沪渝南线)高速是全球地质、气象条件最复杂的道路之一,具有长隧道、特大桥、长下坡、急弯、团雾天气、积水、上下行车道分离等全场景路况,桥隧比高达 42%。
石渝高速(原沪渝南线高速)涪陵至丰都段车路协同试验路段集成智慧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智慧云控平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