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鹏科技: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7-09 23:41:59
证券代码:001283 证券简称:豪鹏科技
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6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活动类别
□现场参观□电话会议
□其他()
IGWT Investment、安邦资产、百川财富、北海恒睿信、北京
沣沛、北京峰瑞正嘉、北京怀信、北京泰德圣、北京禹田、
博时基金、财通证券、德邦证券、第一创业证券、东北证券、
东方基金、东方证券、东吴基金、东吴证券、方正证券、方
正证券资管、富安达基金、工银瑞信、共青城紫、光大保德
信、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广州金控、广州瑞民、广州云禧、
国海富兰克林、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国联安基金、国联民
生证券、国盛证券、国寿安保、国泰海通、国泰基金、国信
证券、国元证券、海南鸿盛、韩华投资、恒健远志、湖南汉
参与单位名称 天、华创证券高远、华泰证券、华泰资管、华西证券、华西
自营、华夏久盈、华鑫证券、汇丰晋信、汇添富、开源证券、
民生加银、民生加银基金、明世伙伴、农银理财、鹏华基金、
平安基金、青岛逻辑、睿目投资、山丘资产、山西证券自营、
上海砥俊、上海度势、上海国际信托、上海杭贵、上海睿源、
上海益和源、上海竹润、尚诚资产、申万宏源、深圳熙山、
时代伯乐、世纪证券、四川发展、苏州正源信毅、太平洋证
券、天风证券、西部证券、西藏阖木、西藏源乘、西南证券、
新华基金、信达澳亚、信达证券、兴业基金、兴业证券、玄
卜投资、洵仁资产、永诚资产、远望资本、展博投资、长城
证券、长江证券、招商证券、浙江国信、中钢投资、中金公
司、中欧基金、中泰证券、中天汇富、中信建投、中信建投
证券、中信证券、中银基金、中银理财、中银资管、中再资
产、珠海德若等机构
时间 2025 年 7 月 9 日(周三)
20:00~21:00
地点 线上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 董事会秘书:陈萍
人员姓名 投资者关系:李方静
一、经营情况更新: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扎实稳健、布局未来。
根据业绩预告,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符合预期,AI+端侧新
兴业务的拓展呈现良好态势,将成为未来驱动公司业务增长
的核心引擎之一。
AI+端侧不仅是行业大势,更是豪鹏坚定不移的战略核
心。公司深刻理解 AI+端侧设备对电池提出的极致要求:“既
要体积小、又要重量轻、还要续航长、更要够安全”。为此,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密协同全球头部客户需求,围绕
投资者关系活动 “AI+端侧”场景进行深度技术攻坚。
主要内容介绍 技术方向上,公司全力推进高电压正极材料、硅基负极
应用、创新叠片钢壳工艺、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在内的四大
核心研发方向。这些技术的单独或组合突破,旨在显著提升
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以满足 AI 设备日益
严苛的功耗与空间需求。
产能方面,在已完成潼湖产学研基地的高效整合与升级
后,公司智能制造的高效生产优势将逐步凸显,支撑公司迎
接更多国际头部品牌客户的爆发式需求。同时,公司的越南
生产基地已于去年底顺利投产,当前运行和爬坡状态良好,
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及服务全球头部品牌客户的能
力。
展望 2025 下半年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将乘势而上、价值提升。
在 AI 技术重构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公司凭借在消费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对“AI+端侧”趋势的前瞻布局,已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深化AI 场景渗透,做好产品定义,做准产品定型,加速电池解决方案在更多终端场景的应用落地,提升高端AI客户业务占比。
二、投资者主要问题:
1.公司各项 AI 类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 AI 类别业务涵盖 AI PC、AI 耳机、AI 眼镜、AI
玩具、AI 服务器(BBU)等产品。2025 年上半年,PC 类产品AI 渗透率相对领先,其他品类的 AI+端侧产品将陆续在下半年开始试产、量产。公司在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高端产品机型的卡位将充分受益于 AI 的渗透率提升,AI 类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将持续提升。
市场预测,2025 年下半年将迎来 AI+端侧电池需求的一轮爆发,公司已提前卡位三大应用场景机遇:
1)配合多家国际头部智能穿戴品牌的新一代 AI 眼镜密集上市,公司以软包到钢壳的全站式产品配套、液态高硅/纯硅到半固态/固态的技术路线规划方案,短期支撑 2025 年千万级订单的导入,长期瞄准品牌客户千亿级别的市场需求空间。
2)在 AI PC 换机潮叠加折叠屏手机革命性迭代的背景下,
公司高硅负极快充电池已导入部分客户旗舰机型。
3)AI 陪伴型机器人以及其他各类场景的机器人、机器狗等项目将在下半年正式批量交付,助力公司开启机器人赛道新兴市场的大门。
从传统消费电子的 AI 化到新型 AI 终端生态链,公司电
池产品新技术已深度绑定终端创新,奠定了公司在 AI+端侧核心电池解决方案商的优势地位。
2.随着公司 AI+端侧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对盈利水平有
多少提升作用?
答:新应用场景、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是核心的提价驱动力,尤其是端侧本地大模型的应用,对于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能量密度的刚性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态电池、高硅负极、钢壳叠片工艺等领域的长期技术储备价值将得到释放。客户为突破性方案支付技术附加值的意愿较高,AI+端侧电池产品占比的提升正深度重塑着公司的盈利模型。
与此同时,公司前期坚定的研发投入将进入收获期。新材料与新工艺不仅支撑起产品性能的代际领先,更通过产能高效运转形成规模效益,使前瞻性技术从实验室有效转化为盈利引擎,形成“技术突破→溢价能力→产能协同→盈利释放”的正向循环,持续优化公司整体盈利结构,奠定增长动能切换的坚实基础。
3.随着 AI 产品应用的拓展及出货,公司产品结构有何变
化?
答:公司产品结构正沿着“基本盘加固、战略级跃升、新势力培育”的路径稳步优化。
笔记本电脑电池作为公司现有优势领域,凭借与全球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及 AI PC 换机潮的强劲需求,持续担当业务压舱石,保持核心占比。智能穿戴业务借势 AI 眼镜、AI助听器、AI 耳机等端侧新品的密集量产,及 AR/MR 类产品的研发储备,将推动智能穿戴品类进一步向公司营收主力阵营跨越,成为增长贡献度快速提升的业务支柱之一。与此同时,全景相机、便携储能等品类将延续此前的高增长态势,依托技术迭代与场景渗透提升业绩贡献。而游戏机、AI 玩具及陪伴型机器人等新兴方向,虽当前收入基数较小,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爆发力。
这些业务不仅是下半年增速亮点,更为公司未来几年可持续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勾勒出公司多元增长曲线并行的发展图景。
4.公司“All in AI”战略有哪些具象措施?
答:在 AI 战略的资源布局上,公司采取聚焦头部品牌客
户定点开发、研发资源倾斜投入重点项目的策略。
市场端深入洞察,通过与头部 AI+端侧客户的共研反哺市
场需求响应能力。这种从标杆项目到生态复制的路径,使创新成果得以高效转化。
研发端则集中精锐资源攻坚 AI+端侧需求的核心痛点,聚
焦能量密度跃升,结构创新瞄准极限空间下的安全冗余,材料工艺押注固态、高硅负极、叠片钢壳等前沿方向。
5.公司推出高安全性“软甲固电”,能否介绍下产品的安全领先性?
答:公司基于多年在电池安全性方面的投入和积累、不断升级,近期推出新一代超高安全性“软甲固电”产品,以三重防护体系(纳米固态保护层、内置灭火剂、超级隔膜)直击行业痛点——通过针刺测试时电压平缓下降、高温下结构完整,从根本上解决起火爆炸风险。
该产品已获头部移动电源客户批量订单,预计未来将会更广泛应用于对安全性有极限要求的诸多场景,且高规格技术要求将支撑产品实现更高溢价,同步推动公司的半固态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加速渗透。
6.公司固态相关产品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 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
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客户批量订单,积极抢占电源设备安全性升级窗口机遇。与此同时,
当前 AI+端侧设备需求增长迅速,驱动客户对固态电池的安全、能量密度及形态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下游智能穿戴等品类客户对固态产品保持高度关注,公司针对智能穿戴类场景的全固态产品已转入原型设计,并在有序推进与客户的交流和送样验证工作。
7.请公司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情况,特别是考核周期及考核目标的设定原则?
答:本次持股计划主要研发/技术/智能制造/销售及管理骨干,其中研发体系和智能制造体系占比较高,该部分人员对公司的技术先进性、产品稳定性及高品质交付承担重要工作,对保障公司战略执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未来业绩成长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在考核周期的设定上,公司充分考虑了激励效果、公司发展阶段、重点任务等因素,激励核心员工快速做出业务贡献并获得回报,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在业绩考核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