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科科技: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公告时间:2025-04-29 21:05:43
证券代码:001207 证券简称:联科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8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市青州市鲁星路577号)
2025 年度
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二〇二五年四月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科科技”或“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的相关议案。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编制了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拟实施 2025 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计划(以下简称“本次发行”),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同时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不超过 30,000 万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年产 10 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二期)”项目。
在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进行先期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对先期投入资金予以置换。
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按照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将募集资金投入上述项目。本次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低于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足部分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融资方式解决。
(本报告中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具有与《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中释义相同的含义)。
一、 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
半导电屏蔽层是高压交直流电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消除电缆绝缘与导体/金属屏蔽界面缺陷、均匀电场的作用。目前,公司“国产110kV、220kV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用导电炭黑”已经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产品综合性能指标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具备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条件。但是,上述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陆缆领域,基于国产导电纳米碳材
料的高压海缆屏蔽料仍然未能实现自主可控,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依赖进口,主要从美国卡博特、法国益瑞石、德国欧励隆等公司采购。
公司“年产10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项目(二期)”除可以应用于陆缆领域外,还可以生产高压海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将实现高压海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技术的自主可控及国产化生产。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本项目“年产10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项目(二期)”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第一类:“鼓励类”十一款“石化化工”第7条“低 VOCs 含量胶粘剂,环保型水处理剂,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功能性膜材料,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电子气体、新型显示和先进封装材料等电子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的开发与生产”,本项目产品为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主要应用于高压海缆屏蔽料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
本项目下游应用于海缆领域,属于海洋装备产业,为国家长期支持发展的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三节“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节“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第一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出:“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
2、技术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目前,基于国产导电纳米碳材料的高压海缆屏蔽料仍然未能实现自主可控,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依赖进口。
为了实现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技术的自主可控及国内产业化生产,2023年11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对“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国产导电炭黑制备及应用研究”进行专题研究,联科新材料、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等电缆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参与其中,联科新材料是唯一的炭黑研发、生产企业。上述专题研究旨在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解决“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对导电炭黑关键性能的定量化需求,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国产导电炭黑制备工艺,提升基于国产导电炭黑的220kV高压海缆屏蔽料的电阻率温度稳定性和表面超光滑特性”等技术难点,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同时,本项目产业化生产后,可实现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生产的国产化,实现进口替代。
3、海上风电、海洋勘探与开发等海洋工程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海缆行业蓬勃发展
海缆是敷设在海底的电缆,用于电信或电力传输。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海缆分为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前者大多数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后者主要以铜、铝等金属导体为核心,用于水下传输大功率电能。本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海底电力电缆,海底电缆承担着海上电能传输重任,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陆地与岛屿、岛屿与岛屿之间的电力传输,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底电缆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开采、海底观测勘探、海洋科考等海洋工程领域。海缆与陆缆相比有更高的机械性能和存储运输要求,生产技术难度更高。由于海底地形和环境复杂,因此海缆需要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辅以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承受敷设设备、水流等造成的机械损伤和环境影响。因此海缆相较于陆缆,结构更加复杂,生产技术难度更高。
当前,全球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海上风电、海洋工程等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传输载体和连接纽带,海底电缆的市场空间巨大。海缆屏蔽料作为海
缆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亦与能源传输及海洋经济发展高度关联。因此,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炭黑市场处于成长期,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1)海上风电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海缆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脱碳”成为共识,海内外加快海上风电建设,驱动海缆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数据,2023年全球风电行业实现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0.80GW,比上一年增长了24%,截至2023年末全球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5.2GW。中国已连续六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全球第一,2023年新增6.30GW,总装机容量达到38GW,占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容量的50%以上。海上风电有望实现真正的全球增长,并为该行业在未来十年的加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2024年至2033年全球将新增超41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达20%,预计到2033年底,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486GW。
《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发展新阶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8,391万千瓦。在建海上风电近2,500万千瓦,资源配置与场址招标将超过8,000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预计中国海上风电全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8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4,521万千瓦,同比增长21.5%,全球占比超过50%。预计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进一步向深远海和新兴市场拓展,我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2,8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亿千瓦大关。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超1,400万千瓦,海洋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索或成为亮点。”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迅猛发展,风电设备价格趋于稳定,建设成本降低,电网接入条件不断优化,海上风电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据GWEA数据,1GW海上风电主机成本占比约48%、桩基约24%、海缆总计约10%。受益于远海化趋势,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送出电缆的使用长度会提升,同时,风机大型化和风场规模化还会促使海缆向更高电压等级、更高价值量的产品迭代,海缆在海风项目成本中的占比将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海风装机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风场规模化、深远海化等趋势的发展,海缆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容。根据QYResearch数据调研统计,2022年全球海底电缆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10亿元,
预计2029年将达到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8%(2023-2029)。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对海底电缆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扩大。据华经产业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7亿元。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持续增加,据立鼎产业研究的预测,2025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4亿元,单GW的用量也从10.00亿上升至14.00亿。我国海上风电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海缆行业得到不断发展。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新兴市场,头部线缆企业也加速向海缆领域布局,国内未来每年海缆的使用量在中长期增长空间巨大。
同时,欧洲也是海上风电的主要增长引擎之一,根据供需形势对比,欧洲中压、高压产能面临较大的供应瓶颈,海外需求或外溢,海外海缆头部企业订单饱满,将为国内主要海缆厂商出海提供机遇,进而刺激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炭黑的需求。
(2)海洋勘探与开发等海洋工程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海缆市场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2024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计约2,096亿美元,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11%。海洋油气依然是全球油气新增探明储量(不含陆上非常规)的主力,占比约80%。深水勘探成果丰硕,大中型勘探发现显著增加,储量大于5亿桶油当量的大型油气田1个,储量1亿~5亿桶油当量的中型油气田14个。2024年,我国持续加大海洋油气开发投资力度,加快产能建设,海洋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洋原油连续多年贡献国内原油增产量的60%以上,全年海洋原油产量预计将达到6,550万吨,同比增长约330万吨,占国内原油增产量的80%以上。海洋天然气产量预计达2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亿立方米以上。
海缆在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连接上部模块与水下生产设施的脐带缆,这些缆线集成了水下生产系统所需的电能、控制液压、化学药剂以及信号数据的传输通道,对海洋油气田的开发与勘探至关重要。根据美国MarketWatch 网站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海底脐带缆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29.9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底将达到47.09亿美元,2021-202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随着海上风电、海洋勘探与开发等海洋工程项目持续发展,市场对高容量、长距离海底电缆的需求显著上升。
(二)本次发行的目的
1、“海陆并进”,进一步实现业务转型与升级
公司正处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海陆并进”是公司现阶段炭黑业务的主要发展战略。在陆缆领域,公司“国产110kV、220kV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