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公告时间:2025-04-29 16:25:16
证券代码:300177 证券简称:中海达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2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 体 采 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新 闻 发 布 会 路 演 活 动
现 场 参 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及
长江证券:祖圣腾
人员姓名
时间 2025 年 04 月 29 日上午 10:30-11:30
地点 公司广州总部
上市公司接待人 董事会秘书:黄宏矩
员姓名 证券事务代表:张赟
本次特定对象调研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1、公司的主营业务及 2024 年度、2025 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
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深化北斗精准位置行业
应用,全力打造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多年来始终聚焦
投资者关系活动 在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高精度导航主要内容介绍 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是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的主流
企业。
公司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激光雷
达、声呐、光电、惯导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
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布局。当前,
公司已实现卫星定位、激光雷达、声呐、光电、惯导等相关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构建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再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技术链条。公司历经多年深耕行业市场,持续探索、实践与改革优化,已逐步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高精度定位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公司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219,549,535.51 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2.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49,794.70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97.08%。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1,988,324.18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60%。关于公司详细业绩情况请参阅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2025 年一季度报告》。
2、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类产品的介绍及业务进展
答:公司主要为乘用汽车行业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其中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4G/5G+GNSS+V2X)组合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与控制单元、惯性测量单元(IMU)、智能驾驶定位算法 IP 以及定位差分增强服务等,以及基于上述相关软硬件产品实现辅助/自动驾驶定位和车辆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2024 年,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取得坚实的发
展成果,随着车辆定点项目逐步量产,智能驾驶业务实现了约 40%的增长。目前,公司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和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 SDK 等产品在小鹏、上汽、长城、吉利、东风和一汽等车企的量产车型上保持规模量产交付。截至 2024 年末,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车型已超60 款。在智能应用场景方面,公司与百度阿波罗、北京航
迹深入开展高精度差分定位方案产品及相关技术合作,已向其量产交付 5G+V2X 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天线,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化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携手中国移动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技术交流及产品集成方案的合作。近期,公司已获吉利下属子公司关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硬件的定点。
目前,公司在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产品布局已日臻完善,并完成产品功能安全 D 等级能力建设,以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严格要求,为规模化量产和技术前沿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3、公司海外业务的主要产品介绍,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及行业的影响
答:目前,公司海外业务销售的主要产品为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光电类产品、海洋声呐设备、农机导航系统等。现阶段,公司海外业务的主要市场为亚洲、南美、欧洲等地区,在美国地区无销售。此外,公司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占比极少,在国内亦有同类替代产品。因此,公司暂不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
公司认为当前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整体发展较好,产业链较为完善,行业内关键部件和技术基本实现自主国产化,国内厂商对国外部件的依赖程度较低,美国加征关税对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影响较小。
4、公司监测类业务近期的发展情况
答:公司在灾害监测领域深入开展北斗应用,持续迭代
升级“产品+场景化应用”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了全栈式安全监测与防护服务。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通讯传输、供电保障等一系列难题,公司研发出灾害监测预警普适型设备,该设备已成功在西藏地区复杂恶劣环境中完成试用,并获得了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的认可。现阶段,公司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普适型地灾监测项目中部署监测设备,广泛应用在地质、矿山、水库、大坝、边坡、桥梁等基于形变监测需求的监测场景,实现了监测场景的自动化监测与预警,有力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公司在低空经济方面的相关业务情况介绍
答:在低空领域,公司通过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相机、机载激光雷达等测量勘察仪器,快速获取实景影像,也可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航空测量、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此外,公司可实现网联载体高精度地图数据实时采集及更新,提供航路规划等相关技术服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6、公司在海洋方面的业务和产品情况介绍
答:公司的海洋探测装备产品主要包括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单双频 ADCP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无人船,搭配外业采集软件和内业后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海洋施工、海洋勘测、水下地形测量、水文勘测、水文流速流量测验、应急救援、水下考古、库容测量、航道疏浚工程等工程领域。此外,公司基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声呐探测、无人机航测、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的
立体水利水文监测体系,为客户提供从硬件、软件、到行业应用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国产高端海洋设备上持续多年投入,在测深和测流技术方面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包括单波束测深算法、多波束测深算法、ADCP 测流算法、水底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声呐信号硬件收发链路技术,无人船航行控制算法、无人船推进器等。
7、公司海外进口采购的情况及对进口部件的依赖程度
答:公司 2024 年度国外进口部件的金额占公司总采购
金额的比例约 10%,进口部件主要为智能驾驶的惯导芯片、声呐设备的惯导部件等,基本在国内均有性能接近的国产产品可替代,公司正在准备国产替代的安排。此外,公司目前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无美国引进技术,不存在“卡脖子”的情况。
8、公司测量机器人研发项目的情况,以及公司未来是否在机器人方向投入研发
答:公司测量机器人产品是由全站仪衍生的高端测量仪器设备,支持影像放样的 0.5 秒测量机器人,满足 0.5 秒超高精度的市场需求。测量机器人产品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公司国产化高端装备水平,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技术市场竞争力,满足特种机构客户的交付需求,目前已小批量试制投放市场。
此外,公司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可提高移动物体的姿态稳定性,该类技术可延伸应用在智能驾驶、农机导航、机械控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