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英智能: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公告时间:2025-04-28 21:44:1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3 号——保荐业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英智能”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对宏英智能 2024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核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00 号)核准,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1,836.00 万股,发行价为人民币 38.61 元/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 70,887.96 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60,531.35 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大信会计
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 2022 年 2 月 23 日出具“大信验字〔2022〕第 4-
00005 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公司及子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并与保荐机构、募集资金存放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
(二)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为:
明细 金额(元)
1、募集资金账户资金的增加项:
(1)2023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余额 508,925,594.45
(2)本期收到募集资金净额
(3)专户利息收入 1,667,536.08
明细 金额(元)
(4)理财收益 6,106,495.29
(5)收到归还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小计 516,699,625.82
2、募集资金账户资金的减少项:
(1)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
(2)直接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 206,417,779.60
(3)支付发行费用
(4)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33,048,145.91
(5)支付专户手续费支出等 1,699.25
小计 439,467,624.76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 77,232,001.06
二、募集资金存放和管理情况
(一)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为了规范募集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投资者权益,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规定,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制度》,公司对募集资金采用专户存储,履行严格的使用审批及多方监管程序,确保募集资金专款专用。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和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中
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宏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和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静安支行签署了《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以上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时已遵照执行。
(二)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公司及子公司共开设过 5 个募集资金专户,其中募集资金专户招商银行上海
曹杨支行(银行账号:121944776910939)余额为 0 元,已于 2023 年 3 月 17 日
注销;募集资金专户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虹桥支行(银行账号110201013301423598)及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行账户:0070010101000004136)已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账号已于 2025 年 1 月注销。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存放情况见下表:
序 账户名称 开户银行 专户用途 银行账号 募集资金余
号 额(元)
上海宏英智 中信银行
1 能科技股份 上海分行 发行费用 8110201013101433511 10,038.76
有限公司 虹桥支行
上海宏英自 建设银行 智能化电气控
2 动化科技有 上海静安 制系统及产品 31050171360000009137 77,221,962.30
限公司 支行 扩产项目
合计 77,232,001.06
三、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参见附表 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方式变更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方式变更的情况。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2022 年 8 月 20 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八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 2,065.34 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2,065.34
万元。2022 年 8 月 15 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上海宏
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的审
核报告》(大信专审字〔2022〕第 4-00137 号),截止 2022 年 8 月 22 日,公司
已完成了对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置换。
(四)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五)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情况
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3 年 3 月 3 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
十八次临时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使用不超过 58,000 万元(含本数)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同意公司及子公司
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15,000 万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用于购买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债券(国债、公司债、企业债、政府债券等)、货币型基金以及其它根据公司内部决策程序批准的理财对象及理财方式。前述事项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2024 年 2 月 4 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临时会议、第一届监
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使用不超过 52,000 万元(含本数)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协定存款、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0,000 万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用于购买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债券(国债、公司债、企业债、政府债券等)、货币型基金以及其他根据公司内部决策程序批准的理财对象及理财方式。前述事项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六)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节余募集资金情况。
(七)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目前存放于公司银行募集资金专户中,将按照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计划逐步投入。
(九)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1、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公司本次终止的募投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原计划总投资 3,350.03 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营销网点,其中分为区域中心、重点区域、一般区域三类网点建设,通过在各个营销网点设立办事处,配置办公设备、办公信息化系统软件、产品展厅等,并且配备专业运营及售服人员,辅以加强公司产品市场推广及
品牌建设。
鉴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与行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导致项目不再符合市场需求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基于审慎考虑,公司在综合评估客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经营情况等因素后,认为现阶段不适于继续投资建设“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2024 年 12 月 6 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终止
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暨部分募投项目延期
的议案》,2024 年 12 月 25 日,公司 2024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
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暨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该募投项目累计投入 601.62 万元,结余募集资金
金额 2,903.57 万元(含利息及收益)。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本次终止的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总投资 24,279.38 万元,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发中心建设、先进研发和测试设备购置及安装、专业研发团队扩建等。
鉴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与行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导致项目不再符合市场需求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基于审慎考虑,公司在综合评估客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