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壕能源: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8 18:00:59
证券代码:300332 证券简称:天壕能源 公告编号:2025-014
债券代码:123092 债券简称:天壕转债
天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母公司 2025 年 4 月 23 日股本总数 865,115,28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
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0 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天壕能源 股票代码 300332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汪芳敏 边娜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
办公地址 街甲 6 号万通中心 B座 街甲 6 号万通中心 B座
22A 22A
传真 010-62213992 010-62213992
电话 010-62211992 010-62211992
电子信箱 ir@thny.cc ir@thny.cc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供应及管输运营的燃气板块和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水处理工程服务的水务板块。
(一)天然气供应及管输运营
1、主要业务
公司燃气板块主营业务为天然气贸易及销售,长输管道输送,城市燃气输配,燃气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
公司与中联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神安线管道,实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煤层气资源和华北地区用气市场对接,将煤层气为主的天然气输送至华北地区。依托神安线管道,公司在下游建设支线,积极拓展下游终端市场,大力发展燃气贸易及销售业务。公司终端燃气市场已覆盖山西、河北、内蒙、广东、福建、云南、山东等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华盛在山西省原平市、兴县、保德县三市县拥有燃气特许经营权,全资子公司霸州华盛在河北省霸州市津港工业园区拥有燃气特许经营权,控股子公司清远正茂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等区域拥有燃气特许经营权,参股子公司漳州中联华瑞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内工业园区拥有燃气专营权,全资子公司四川德立信具备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管道输送)专业甲级资质。
2、主要经营模式
(1)天然气贸易及销售:主要是管道天然气的购销。从上游气田直接采购天然气,通过长输管道输送至下游销售,下游目标客户为直供大客户、工业园区、自营或合营燃气终端公司、大型燃气集团、非自营燃气公司等。
(2)长输管道输送:公司通过投资建设运营长输管线将天然气输送至城市燃气公司及直供工业用户等下游客户,收取管输费。
(3)城市燃气输配:公司城市燃气输配业务以特许经营方式为主,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天然气,通过公司建设或运营的天然气输配管网,按照用户的需求及管道压力将天然气输送和销售给城镇居民、商业公服、工业企业等客户。公司在特许经营区域内开展燃气安装业务,对燃气具、报警器、自闭阀、壁挂炉、燃气仪表等实施大宗采购,在进行管道施工、燃气设备安装的同时,向用户销售燃气具,并收取费用。公司气源主要为管道天然气。
(4)燃气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公司通过提供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设计、气田地面工程设计、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汽车加油加气站(包括 LNG、CNG、L-CNG 以及合建站)工程设计服务,收取工程建设总承包、造价咨询、管道设计、相关技术与服务费用。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燃气板块迎接长期增长机遇
随着全球及我国加速推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的天然气需求有望持续攀升,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稳步增长。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国家能源政策高度契合,公司顺应“双碳”战略,已在山西省、河北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天然气需求旺盛的核心区域布局了拥有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子公司,同时公司依托神安线管道进一步拓展燃气市场和管输运营业务,从而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为公司的长期业绩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
(2)依托中游长输管道,多元化气源供应与管网建设并行,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与中联公司投资建设的神安线管道跨越陕晋冀,可将陕东、晋西的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输送至需求旺盛的华北地区,有利于公司更加灵活地调配不同来源的天然气资源,推进气源供应多元化,有效提升了气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神安线管道下游区域,公司加强了干支管网的协同布局,通过管道开口分输,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快速调配与高效利用。面对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公司统筹规划,持续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管网互联互通,不仅有利于保障下游市场的稳定供应、增强跨区域资源的互济互保能力,也为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和巩固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3)全面布局下游市场,推动重点客户发展新局面
公司在继续巩固和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快下游终端用户市场的拓展步伐。积极开发内蒙、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的直供大客户、工业园区客户,并与自营及合营燃气终端公司、大型燃气集团等经销商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动主干管网与国家管网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销售半径,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水处理工程服务
1、主要业务
公司水务板块以膜技术和膜制造为核心,涵盖水处理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供货、安装和调试、运维等全产业链,全资子公司赛诺膜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应用热致相分离法的核心设备膜组件和其他核心部件膜材
料,主要产品系列为赛诺 SMT 压力式产品系列、SMT 浸没式产品系列、赛诺 BM 产品系列、赛诺 Retrofit TM 系列、赛
诺 EsayIns系列、赛诺 WTM 净水系列。
赛诺水务(2024 年 12 月由公司 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变为持股 45%的参股公司)主营业务为向市政给水、污水处
理及回用、工业给水及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海水淡化等,为客户提供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技术设计、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的一体化服务,为客户建成具有较高出水水质标准的供水厂、污水厂或再生水厂。
2、主要经营模式
(1)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自行研发、生产拥有热致相分离工艺技术的膜组件及核心装备,向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销售,获得收入和利润。目前热致相分离法制膜技术属于国际前沿技术,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及产品的生产过程无其它可供参考的成熟技术和工艺参数,均由赛诺膜公司自主开发和设计。核心膜材料的生产采用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核心产品膜组件产品的生产采用规模化、标准化与定制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赛诺膜公司为了严格控制产品、工程质量并防止其专有生产技术的流失,所有产品及其关键生产设备的设计、加工均在赛诺膜公司内部进行。
(2)水处理膜系统服务:通过依托自产膜产品,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及工程实施,为客户建设水厂及水厂延伸的能源及资源类工程技术服务,并获取工程技术服务收入。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宏观环境支持,水处理环保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
同机制,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 8%,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市政污水领域和海水淡化领域对膜处理工程的新增需求量
都将促进膜产业产值的提升。中国膜工业协会数据预测到 2025 年,中国膜产业产值将达 5,000 亿元,到 2027 年将达到
5,8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 8%左右。基于以上政策推动和行业趋势预测,重点流域的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要求的提升,将推动本行业的业务增长。在海水淡化市场,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发布《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明确目标:到 2025 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 290 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125 万吨/日以上,其中沿
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105 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20 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2)内生拥有技术研发优势,产品销售与膜系统服务协同发展
赛诺膜公司拥有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膜的领先技术及工艺,生产的 PVDF 中空纤维膜及膜组件具有大通量、长
寿命、耐药洗、低能耗、易维护等优势,产品性能远高于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超滤产品。赛诺膜公司依托其专利、专有技术及工艺,在市场竞争格局调整过程中,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此外,擅长超滤膜研发生产的赛诺膜公司与深耕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的赛诺水务,属于膜工业水处理产业链的上下游,在客户关系、研发创新、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共同性,通过加强客户和产品的协调,有利于推广赛诺品牌,合理配置资源。本报告期,公司在广东、湖北、江苏、辽宁、山东等多个项目上产品与系统服务协同开展,取得较好的效果。
(3)融资环境改善及中小企业降税减负,利于水务产业链企业健康运营
2024 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水务产业链中各单位缓解
资金较为紧张的局面,推进项目有效落地。国家加大推进基建投资的力度、地方政府积极发行生态专项债券的大背景带动优质的资金流向环保行业,助推行业内公司业绩上行。近两年,国家加大对于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力度,着力改善融资环境,有助于环保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