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数据:

统联精密: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4 22:58:12

公司代码:688210 公司简称:统联精密
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本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详情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四、“风险因素”部分的相关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4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具体方案如下: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60,241,309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2,176,528股,以此计算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23,709,717.15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1.77%。2024年度公司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本次利润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以后年度分配。
(2)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视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纳入现金分红的相关比例计算。2024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98,429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991,108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
综上,公司2024年度回购金额与现金分红金额合计为25,700,825.15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4.44%。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有本公司股份2,176,528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
(3)如自2025年3月31日至公司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如后续分配总额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统联精密 688210 不适用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黄蓉芳 唐磊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松轩社区环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松轩社区环
联系地址 观中路282号厂房四101、B栋一楼、观中路282号厂房四101、B栋一楼、
D栋(整栋) D栋(整栋)
电话 0755-23720932 0755-23720932
传真 0755-23729835 0755-23729835
电子信箱 Stocks@pu-sz.com Stocks@pu-sz.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围绕新材料的应用,公司在能力边界内持续拓展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逐步打造精密零组件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平台。目前,公司具有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以下简称“MIM”)、高精密线切割成型、高精密车铣复合成型、高速连续冲压成型、高精密数控机械加工(以下简称“CNC”)、高精密激光加工等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此外,公司结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在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 3D 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
公司的产品以定制化为主,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医疗和其他工具等领域。目前,以收入来源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型消费电子领域,涉及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触控电容笔、智能穿戴设备、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具体产品类型包括:
①折叠屏手机:支撑件、活动杆、定位块、轴盖等铰链相关的精密零部件;
②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源支撑件、音量支撑件、摄像头支架、Lightening 和 Type C 电
源接口件等精密零部件;
③智能触控电容笔:套筒、插头、穿线长管、装饰环等精密零部件;
④智能穿戴设备:
TWS 耳机:耳机、充电盒外壳、翻盖转轴、电源支撑件等精密零部件。

智能眼镜:铰链、镜框、支撑架、镜腿、导光柱等精密零部件;
此外,还有智能手表表壳、智能戒指内外壳、头戴式耳机配件等精密零部件;
⑤无人机:转轴支架、云台配重块等精密零部件。
图:公司主要产品及涉及下游应用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凭借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化精密零部件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与苹果、荣耀、亚马逊、安克创新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及其 EMS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2 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和对新技术的探索投入研发。结合客户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公司将研发成果直接应用或指导生产,能有效缩短新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帮助公司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公司持续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通过对行业新技术的探索,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也有利于发现和拓展新的业务机会。这种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保障研发的循环模式,使得公司能够保持竞争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保证了公司稳定的盈利水平,也推动了公司持续创新发展。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精密零部件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不同客户、不同应用终端、不同的产品型号对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定制化生产模式。业务部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内部订单,计划部门结合产品需求、生产周期、产能情况等因素排配生产计划并交由生产部门进行实施,由品质保证部对产品进行全流程检验,确保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整个生产过程中,业务部、计划部、生产部、品质保证部等部门良好的跨部门协作,确保了品质稳定、交期可靠的生产达成及客户需求达成。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公司在通过终端客户的产品验证、认可后进行量产。公司直接客户则主要为终端品牌商指定的产业链的组装制造服务商。根据直接客户的订单或需求计划,公司交付定制化产品,再由直接客户集成后销售给终端品牌商。
4、盈利模式
结合产品定制化属性,公司在客户设计初期即开始参与和配合客户进行产品整体的方案及设计评审,协同客户进行模具、产品开发并完成各阶段的产品验证,推进产品进入量产。量产阶段,公司按照客户需求,批量提供性能可靠、品质稳定的精密零部件,从而实现销售收入并产生盈利。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按产品性质分类,公司所处行
业为“金属制品业(C33)”;按产品用途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其中,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公司生产的 MIM 精密零部件产品也属于“四、新材料”之“(一)金属材料”之“4、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中的“高精密度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领域。此外,根据 2016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公司正在研究和储备、并小批量应用的 3D 打印技术属于“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之“增材制造产业链”。
1)MIM 行业
a. 发展阶段
我国 MIM 行业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各企业及高等院校不断对技
术进行创新性研究,推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 MIM 技术具有批量化程度高、效率高、一致性好等特点,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自动化及生产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无异,部分技术领域甚至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注射成形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制品销量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24 年受下游智能手机等需求复苏,行业销量同比增长 13.7%。
图:中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产品销量增长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注射成形专业委员会
b. 基本特点
传统金属加工技术如冷镦、锻压、冲压适合用于加工二维、零件结构简单的产品,对于三维、复杂形状产品的加工,存在一定的难度。CNC 技术无需模具设计制作,自由度、加工精度颇高,但材料浪费严重,且在加工超小件、三维造型复杂的零件方面耗时长、产量低、成本高。相比之下,MIM 技术近净成形,几乎无废料,且设计自由度高,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三维形状、复杂结构、精密尺寸的金属产品。
c. 技术门槛
源于材料、工艺、设备、自动化及跨学科整合的多重挑战,MIM 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MIM
工艺制程链条长,涵盖喂料制备、注射成形、脱脂、烧结及后处理等环节,并且协同要求高,任一环节的参数偏差均会影响最终产品精度。在产品复杂度及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新进入企业需有深厚技术积累,须全面掌握每个环节的 know-how,突破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并持续投入
研发以应对下游领域(如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对高性能、轻量化零部件的需求,具备较高的研发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产品能够符合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2)增材制造
a. 发展阶段
我国 3D 打印行业起步较国外较晚,2016 年以前是行业的技术积累期,各科研院所和高校不
断尝试创新新技术及其应用,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进入 3D 打印行业。2016-20

统联精密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数据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爱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