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软科技: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告时间:2025-04-17 21:48:47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以及倡议中提出的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推动上市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
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要求,公司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发布了《北京龙软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内容,公司积极开展和落实相关工作,在推动上市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5 年 4 月 17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及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主要举措如下:
一、聚焦主营业务,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智能矿山核心技术发展
龙软科技充分践行党和国家以科技革命推动矿山智能化创新发展的政策精神,奋楫扬帆、勇毅前行,作为科创板智能矿山工业软件的龙头企业,不忘初心,始终秉持“自主平台、原创开发”的技术引领模式,在矿业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上市以来的跨越式发展,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业务发展平稳有序。
1.行业内首次推出“龙软-北大”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模式
公司与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共同推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6626工程”,成功探索出与矿山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龙软技术体系新模式,并开始在示范矿井开展落地建设。“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 6626 工程”在充分分析目前智能化煤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六体系(技术、标准、装备、管理、培训及服务体系)、六化(装备智能化、地测透明化、分析在线化、控制协同化、智能系统化、生产绿色化)、两模式或平台(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的安全生产协同管控模式或平台、基于精确时空信息的采掘工作面少人或无人自适应截割模式或平台)、六链流(煤链流、电链流、风链流、水链流、物链流、
同构成高级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完整体系,将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产生显著效益。
2024 年 8 月,在龙软科技的大力支持下,控股子公司内蒙古龙软北创科技
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联合申报并通过了鄂尔多斯市重大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支撑项目《高级智能化矿山构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24 年 9 月,鄂尔多斯市政府组织发布了“基于时空信息的高级智能化矿井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科技成果,该成果以六体系、六化、两平台和六链流为基础,研发了高级智能化煤矿透明地质、精准定位导航、灾害防治、协同控制、工作面少人或无人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对初中级智能化矿井技术的迭代及高级智能化系统的常态化运行,在国内外首次开展基于时空信息的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力推动矿山绿色智能开采,以创新驱动实现矿山生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24 年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不仅实现了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环节的智能管控产品体系全面覆盖,并且在透明地质、井下精准定位导航、采掘设备姿态精准控制、智能装备集群协同控制、灾害精准感知预警、工业软件平台等制约智能化建设的“卡脖子”技术领域持续发力,研发应用一体化全面推进。
2.信创产品龙软智图全面迭代升级,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2024 年公司全新升级以时空智能驱动的新一代龙软智图(LongRuan GIS 云
平台),支持云化部署、订阅式服务。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开发,内核原生支持跨平台、信创生态,支持国产主流 CPU 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已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适配认证,通过了工信部软件测评机构的技术鉴定测试,符合国产化替代技术要求。公司成功召开“2024 龙软智图教育版授权暨生态圈大会”,教育源头培育龙软“产-学-研-用”智能矿山创新人才及助力龙软生态圈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龙软智图从早期的“制图工具”到各类专业管理系统的“底图”,再到矿山一体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基座,正逐步发展为智能开采的“数字孪生时空管控基座”。
2025 年 4 月 11 日,龙软智图首批独家代理商签约圆满启幕。标志着龙软智
批十家核心代理商,代表数十家煤矿、非煤矿山及地质勘查单位,与龙软科技正式签订“订阅式”模式的区域独家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彰显了龙软智图在矿山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更验证了行业对公司“工业制图+时空智能”叠加赋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3.基于龙软时空信息技术优势,快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落地
龙软科技基于 LongRuan GIS 时空信息平台的优势,在矿山人工智能领域快
速形成龙软“时空+工程”特色的矿山时空大模型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已取得“一种通用人工时空智能大模型的构建方法”、“一种基于时空信息对的人工智能系统”、“一种软件系统智能交互方法”、“基于多维时空信息矢量图形的互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龙软科技时空智能技术体系融合包括DeepSeek 在内的优秀通用大语言模型,通过发挥多年的“时空、工程”领域技术积累,构建新型的人工时空智能大模型,解决通用大模型在矢量时空数据理解和处理等方面的短板。目前已基于时空大模型架构,以矿山为应用场景,通过接入矿山各类安全、生产、经营等动态数据以及企业自有技术资料、专家经验等知识,实现具有矢量 GIS、时空模型等图形特色的智能决策分析系统,为矿山提供安全生产业务场景 AI 应用,基于公司成熟、广泛应用的矿山管控平台基础,打造矿山管控的智能化内核,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新型的人工智能平台支撑。
2025 年公司将持续专注主营业务,以龙软技术体系高级智能化矿井落地应用为目标,形成并不断成熟龙软智能工业软件管控产品体系。通过规模化以龙软科技系列发明专利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级矿井智能化综采数智解决方案,巩固行业领先优势,成长为矿山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及市场中坚力量。陆续推出面向矿山、电力、工业制造领域的龙软智图(LongRuanGIS 云平台)、4DGIS、移动 GIS,为新能源及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创基座。继续拓展海外业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业务竞争力,提质增效回报股东。
二、战略布局成效显著,行业拓展取得关键突破
2024 年公司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深入升级,与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合资成立龙软科技控股的内蒙古龙软北创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矿山”、“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能源大数据”、“能源软件平
台”等九大领域开展合作。与安徽理工大学、科大讯飞签署《校企联合合作框架协议》,在智能化矿山人工智能领域寻求“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校企产业合作模式。参股北京智安透明探测科技有限公司,面向智能开采煤岩层识别进行核心物探装备及算法的研发布局,打通智能矿山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全产业链。
经过公司的战略布局,在智能矿山领域,除专业机电设备和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外(如提升、主运、辅运、掘进、综采、洗选等),龙软科技团队(龙软科技、龙软-北大战略合作团队、控股和参股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矿山智能化自主软件研发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团队之一,从采掘地测透明化探测、灾害仿真模拟与预测预报、“采、掘、机、运、通”和“水、火、瓦斯、顶板”多维专题图形的处理、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基于透明化地测的管控平台,到智能化综掘、智能化综采、智能化通风、智能化洗选,均设有专门的研发及实施团队,并取得系列化、产品化的创新成果,也与众多设备厂家初步形成了龙软科技研发和服务生态圈。此外,公司布局工业基础软件(CAE)和人工智能、时空智能领域以产业化为先导,技术突破及落地应用并举。
三、加强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24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共计投入研发费用为 5210.58 万元,较上
年度增加 791.51 万元,增长约 17.91%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 15.86%。
2024 年度公司共新增获授权知识产权 83 项,其中,发明专利 39 项、外观设计
专利 2 项,独立取得软件著作权 37 项。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总计拥有获授权
知识产权 465 项,包括发明专利 88 项、实用新型专利 9 项、外观设计专利 22 项、
软件著作权 325 项。其中:“一种综采工作面测量机器人装置和自动测量系统”、“基于地质测量保障系统的矿山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法”“机械臂式测量机器人装置和应用方法”、“一种真实地理空间场景实时构建方法和实时构建装置”等专利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 17 项授权。另外,2024 年度公司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单位,公司参与完成的《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的煤矿智能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 2024 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5 年 3 月,通过设立专业人工智能子公司“北京龙软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加码 AI 原创技术和系统研发,公司将聚焦时空智能特色,与包括 DeepSeek在内的优秀通用大模型生态协同,开展原创通用人工时空智能大模型(服务于语言处理、机器视觉、工业工程、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和行业垂直大模型技术的研发应用,更全面、系统地为工业、工程等领域提供从知识库到决策支持的全栈 AI 解决方案。
2025 年 3 月,公司在成都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龙软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云服务架构的“GIS+CAD”产品—龙软智图,发挥二十余年 GIS 核心技术积累,构建国产信创生态的矿山工业软件时空信息基座。建立龙软智图全球总部开展国际业务,在巩固矿山行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复用与跨界创新,将人工智能、空间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延伸至更广泛的工业安全领域。通过“核心技术+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持续构建覆盖能源安全、城市安全、工业安全的多维业务生态,彰显出从专业领域龙头向泛工业安全科技企业升级的战略布局。
2025 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创新步伐,为项目研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研发人员人数,招聘符合研发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通过培训和学习计划提升现有员工的技术水平;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以激励研发人员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分享研发成果;加强专利申请保护,完善专利管理制度,保护公司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现有核心产品的竞争力。
四、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与激励,激发人才活力与积极性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期激励措施,2021 年 3 月,公司推出 2021 年限制性股
票激励计划,授予 63 名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221 万股。2024 年 6 月,公
司完成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归属,共计 59 名激励对象进行归属登记,本次归
属共计 844,000 股,占公司归属前总股本的 1.17%。2024 年 4 月 26 日,公司公
告《龙软科技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授予 65 名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74.40 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总股本的 1.03%,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理和技术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5 年公司将继续加强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和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同
时吸纳高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公司也将以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为抓手和切入点,继续优化、细化绩效考核机制,优化公司、部门、个人三级绩效考核目标与内容,优化薪资制度,建立以“责、权、利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