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交科: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5-04-14 21:30:44
证券代码:300284 证券简称:苏交科 公告编号:2025-017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召开第六
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4 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4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1、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
合并报表范围内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存
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应收款项回收的可能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商誉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根据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判断,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2024 年末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值测试后,计提2024 年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552,022,064.59 元,具体情况如下:
信用减值损失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496,805,304.08 -642,894,118.76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1,829,163.93 8,730,934.18
合计 -494,976,140.15 -634,163,184.58
资产减值损失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35,648,139.45 23,005,526.77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存货跌价准备 -
商誉减值损失 -21,397,784.99 -38,785,802.36
合计 -57,045,924.44 -15,780,275.59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一)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①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等)和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本公司始终按照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含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应收分期收款提供劳务款等)和合同资产、应收融资租赁款,本公司自初始确认时起均按照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 12 个月内(若金融资
产的预计存续期少于 12 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资产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选择按照未来 12 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对于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按照其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金融资产,按照其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和合同资产,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之外,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款项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坏账准备。
A.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及合同资产具体划分组合情况如下:
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组合
a. 应收票据组合 1:银行承兑汇票
b. 应收票据组合 2: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组合
a. 应收账款组合 1: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账款
b. 应收账款组合 2:工程承包形成的应收款项
c. 应收账款组合 3:销售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
合同资产
a. 合同资产组合 1:已完工未结算资产
b. 合同资产组合 2:质量保证金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合同资产,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B.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具体划分组合情况如下:
a. 其他应收款组合 1:账龄组合
对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本公司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按账龄划分组合的其他应收款,账龄自确认之日起计算。
C.长期应收款
本公司的长期应收款包括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应收分期收款提供劳务款等款项。
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应收分期收款提供劳务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
用损失。
除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应收分期收款提供劳务款之外的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对于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本公司按照投资的性质,根据交易对手和风险敞口的各种类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本公司基于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账龄计算方法: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账龄自确认之日起计算,二者账龄延续。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本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中:
①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②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长期资产减值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包括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使用权资产、商誉等。
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判断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若存在减值迹象的,则进行减值测试。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对于因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且不大于公司确定的报告分部。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上述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
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考虑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影响后,将减少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8,362,029.60 元。
四、重要提示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已经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