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603259):收入、经调整利润再创单季度新高,在手订单高增长为2025年发展奠定增长基础-2024年报点评
海通证券 2025-03-20发布
公告:药明康德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92.4亿元,同比下降2.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1.6%;扣非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增长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下降2.5%,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27.0%,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6.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20.4%。
2024年分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化学业务:收入29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11.2%。其中小分子D&M业务收入178.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6.4%。小分子CDMO管线持续扩张。2024年,累计新增1187个分子。截至2024年末,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377个,包括72个商业化项目,80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在2024年合计增加25个项目。2024年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投入运营,常州及泰兴产能在这一年中稳步提升,预计2025年末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24年收入达58.0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2024年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TIDES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末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小分子药物发现R业务为下游持续引流,2024年公司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6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10%。
(2)测试业务:收入56.7亿元,下滑4.8%。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人民币38.6亿元,受市场影响,价格因素随着订单转化逐渐反映到收入上,同比下降8.0%,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收入同比下降13.0%。公司新分子业务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新型疫苗类能力,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公司积极助力客户开展全球合作,近三年累计为约40%成功出海的中国客户提供服务。临床CRO及SMO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SMO业务同比增长15.4%,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
(3)生物学业务:收入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充分发挥体内、体外业务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势,非肿瘤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9.9%,其中代谢类、神经生物学等领域引领增长。公司持续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能力,2024年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超生物学业务板块的28%。生物学业务作为公司下游业务的重要"流量入口",在2024年为公司持续贡献超过20%的新客户。
在手订单高速增长,欧美地区客户收入保持增长。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截至年末活跃客户约5500家,持续经营业务全年新增客户约1000家,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166.4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24.1%。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50.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7.7%;来自欧洲客户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4.4%。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将充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优势,在能力和规模方面为客户赋能,有望2025年继续实现稳健增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90、4.52、5.14元,公司作为行业内国际化的龙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给予25年25-30倍PE比较合理,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97.52-117.02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升级致海外业务受限,业务不达预期风险;药企研发费用下降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商业化项目终端销售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恶化风险。